頂層設計進行系統謀劃與總體部署 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已然建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 60%,且連續 9 年穩坐全球第一把交椅,煤炭消費比重降至 55.3%……當下,在中國,一幅綠意盎然的生動畫卷正緩緩鋪開,其背后彰顯的是中國加速推進全面綠色轉型的堅定決心與堅實步伐。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乃是中共中央層面首次針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系統部署。該《意見》圍繞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等五大領域,以及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等三大環節,進行部署,旨在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兑庖姟访鞔_提出,到 2030 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要達到 15 萬億元左右。
《聯合早報》指出,《意見》為中國綠色產業發展設定了多個量化指標,比如: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 25%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較 2020 年下降 9.5%左右等。該報認為,中國的政策舉措凸顯了綠色經濟對國家發展的至關重要性。
拉美社報道稱,中國領導人在諸多場合強調,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中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致力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強調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亞當·圖茲表示,多年來,中國始終致力于綠色發展。從基礎設施建設到能源領域,再到交通與生活方面,中國正在眾多領域形成規模龐大的綠色發展增量。當前,國際社會面臨諸多全球性挑戰,尤其是在氣候變化領域。中國在綠色能源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有助于其在綠色能源相關議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經濟社會發展“含綠量”持續攀升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在去年歷史性超越火電之后,今年前六個月持續上揚,占中國發電總裝機的 53.8%;7 月份,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國內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越傳統燃油乘用車,成為市場新主流——近日,與中國能源轉型相關的這兩個新消息成為外媒報道的焦點。分析認為,從中可以看出,從生產源頭到終端消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領跑者的地位更加凸顯。 近年來,中國逐“綠”前行,經濟社會發展的“含綠量”持續提升,引發外媒的關注與贊譽。
拉美社報道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 82.8%,較 2023 年提高 1.4 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下降 1.1 個百分點;3641 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 88.8%,較上年提高 1 個百分點。該社指出,在歷經 40 年的工業快速增長與污染治理之后,中國近年來大力推動化工企業的轉型、搬遷以及生態環境的修復。同時,中國優先發展其他污染較少的產業,通過運用新能源和高端設備、利用合成生物學來助力“綠色經濟”。
英國《衛報》援引芬蘭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最新發布的報告稱,中國今年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量相當于英國去年同期所有能源發電總量。報道指出,中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持續迅猛增長,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再次印證了一個鮮明趨勢: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遙遙領先。專家認為,在綠色科技方面,中國擁有堅實優勢,并且已經構建起龐大的綠色產業。 此外,外媒對中國不斷提升的綠色創新發展能力給予高度評價。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網站發文稱,近年來,中國已成為綠色和低碳技術專利領域的主導力量。今年 7 月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 2023 年的綠色低碳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達到 10.1 萬件,超越日本、韓國、美國和德國。這一數字的大幅增長不僅展現了中國的創新能力,還凸顯了中國致力于解決全球環境挑戰與應對氣候變化。文章稱,中國的綠色低碳發明專利申請涵蓋了綠色低碳技術的所有領域,包括化石燃料脫碳、節能、循環利用、清潔能源、儲能和溫室氣體捕集。中國在綠色創新方面的成功源于強大的政府支持、健全的知識產權框架以及蓬勃發展的研發生態系統。
為世界綠色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僅凸顯了中國在加快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信心與決心,更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外媒認為,隨著全面綠色轉型加速推進,中國為世界綠色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 5.1 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風電、光伏產品出口至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助力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 10 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 60%和 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于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2022 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于減少國內二氧化碳排放約 22.6 億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為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 5.73 億噸,合計減排約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減排量的 41%。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埃里克·索爾海姆認為,中國是全球綠色轉型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積極推動者。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時報》網站報道稱,國際能源署表示,2023 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投資首次超過對化石燃料的投資,中國的“綠色浪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報道援引專家觀點指出,2023 年中國清潔能源部署大幅加速,如果中國保持當前的發展軌跡,那么 2023 年至 2035 年,中國的碳排放量將至少減少 35%。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勞里·米呂維爾塔認為,這將使中國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變得可信且可實現,也將使世界有更大的機會把氣候變化幅度穩定在接近《巴黎協定》所設目標的水平上。
肯尼亞《星報》刊發評論文章稱,中國綠色轉型的顯著特征之一是重視清潔能源。中國是全球主要的太陽能設備供應商,為推動降低清潔能源使用成本以及幫助發展中國家獲得更清潔、更可靠、更實惠的能源貢獻巨大。此外,中國特別關注電動汽車、綠色金融、循環經濟等領域的發展,彰顯出富有前瞻性的發展理念。文章指出,中國的行動對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影響深遠。通過踐行可持續發展方案,中國不僅為全球環保事業作出貢獻,更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稱,將中國的綠色創新技術推廣至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有助于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彌合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差距。中國在綠色創新方面的成果為國際合作創造了重大機遇。通過分享專業知識和技術,中國可以加速全球向可持續未來轉型,并使全球經濟更具包容性。中國的示范提供了寶貴經驗,展示了通過對綠色技術和氣候行動的戰略投資,經濟增長與環境可持續性能夠實現并行不悖。
后一篇: 產業鏈,更智能、更綠色